教学后记

创设开放式课堂环境,活跃学生思维

           东风东路小学 裴湘媛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原有的和现行的课程结构在教学中都进行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一些做法跟以往的教学有所不同。在保留原有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我们注意到要运用好《新课程标准》,就要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实用技能的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的习得规律,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学习技能等方面得到发挥和实用。我在前一段教学方式的摸索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印证,从中发现了一种语言学习的有效途径和窍门,就是创设一个开放性、交际性的课堂环境,设计各种话题和意境,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实际的互相交际中发现另一种语言的组词造句规律,从而让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总结和经验,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才能学得快、记得牢、理解透,并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英文和任何一种语言一样,都是用来沟通的。内容则包括听、说、读、写四部分。若以车子来比喻,听、说、读、写就像车子的四个轮胎,缺一不可。如果要开动这部英文小车,就必须先把四个轮子都装备好!但不同于中文,英文是“字母式”语言,每个字母都有个音,而所有单字皆由字母组成。因此,英文的听、说、读、写能力须建立在理解及运用“音”与“形”关系的基础上;所以,英文的“音”,便需要透过听和感觉来培养听说能力。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的、规范的、满堂灌的形式,学生也只是机械的重复、接受,没有一个思考消化的过程,渐渐地,学生就成了只会接受,而不会有疑问,也不经过思考,只是死记硬背,更不会有什么创造性的思维和飞跃,教出来的学生也只是千篇一律、无用武之地,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学会了书本知识,但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只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不是会学,一种创新性的学习。为此,我在对“Family”这个单元进行复习时,设计了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相片进行介绍的内容。在这个环节中,我并不想就只是用“Who's this?”和“This is…”就进行简单的对话,而是要求同学们用本单元“big/small/tall/short”这4个单词来形容自己的家人,使这个对话内容更加丰富。这个要求一提出,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讨论了起来,虽然,他们对家庭成员的单词和以上两个主要句型已有所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运用中仍是错漏百出。有的同学介绍说: “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me. Father is tall. Mother is short. Me is small.”听完介绍,就有同学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我首先表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然后请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有同学说:“Me is small”应改为“I am small.”但是问到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是在课外学会的,这就是开放式学习的结果。对于以听、说为主的一年级英语口语教学,我们不用过多的强调语法,描述主、谓、宾的构成规律,即使讲了,学生也未必听得懂,用得上。语言的教学只有通过在实践中运用才能掌握,光由教师用灌输规律,背构成公式也未必能达到熟练运用和掌握的目的。此外,在学习中还出现了许多学生自己理解、探索的语言表达方式:“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middle is me.”从意思上我们可以理解"站在中间的是我。"但在语法表达上未必准确,但我并不急着给予纠正,语言的运用就是由理解开始的,学生能如此运用,证明他们已经理解句子的构成方式和单词“middle”的意义,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在实践交际中去探索、发现、体验、反思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最后由自己总结出一个结论或结果,从而达到主动尝试、主动思考、获得结论就是我们这节开放式课堂的目的。
  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今许多知识和专业,必须要自己掌握方法,主动探求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而不能永远靠教师给予提醒和指导。结论只是对某一段时间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总结,但又是向另一个更高的结论迈进的新过程,这其中也意味着学生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但这也给了一个人的学习、生存、成长、发展、创造的机会,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剂。所以,新课程更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