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信息

    授课老师吴小蔚

    所在学校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松柏第二小学  

    点评人:郭红英 袁华莉

    • 教材分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小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的,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让学生在获得相关互联网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2课时,80分钟。

    • 设计理念

            这是三年级下学期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结构清晰,以北师大何克抗教授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为指导思想。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电脑网络,领略网络的神奇,真正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与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本节课的设计把握语文内涵,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其中。

    • 教学目标分析

    Ø  知识与与技能

    l  学会课文4个生字,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l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网络的神奇用处,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l  理解什么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Ø  过程与方法

    l  通过课外预习,培养学生阅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l  通过课堂合作、探讨、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l  能利用网络资源,查看、收集、了解信息高速路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什么?进行交流。

    l  能用留言板进行网上交流与学习。

    Ø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l  通过课文深入的学习,以及自己的实践操作,感受到网络是现代人了解信息的有效途径,体会网络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网络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l  面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内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网络道德。

    l  激发他们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l  三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生字的经验和基础,已经常常自学生字,这些会对本课生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l  教学面向的是三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l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由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l  本班学生有较强烈的表现欲望、探究需要及被认可的需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同时,学生对趣味性、生活化、直观形象的图文的教学资源非常感兴趣,这些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l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l  学生能根据工具书、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能自己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他们对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等语文活动非常感兴趣,乐于在留言板上写作。

    • 教学策略

            根据我班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的“主动参与”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进行自主、协作学习。

            直观演示,激发学生们的对网络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兴趣被你吸引了,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提高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想看,想知,想学的愿望,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资源准备

    l  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的;

    l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第六册《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l  专门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l  供学生阅读的文字材料。

    •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电脑网络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脑网络如同一个        ,进入网络,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学生活动:跟着老师的提示,说出电脑网络的作用。

    二、群体合作,体验探究。

    教师活动:提出自学要求:“我”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路”的?网络真的这么神奇吗?请你和同桌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段落读一读,然后交流一下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自主、合作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学生的朗读、理解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感知、感悟、阐发”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升。

     

     

    (一)第三自然段。

    教师活动:

    1、播放另一个班级学生进入卡通网站的相关视频。

    2、看了刚才的卡通网站,你有什么感受?

    3、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呢?其他同学们自己小声读一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我”对卡通网站的喜爱?请你用三角号画出来。

    4、引导学生理解“目不转睛”,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5、是什么东西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我呢?

    6、朗读指导“我目不转睛……我不由得赞叹起来。”

    7、引读第三自然段的同时点明写法:在这一自然段中,“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再分说了我的上网经历        ,最后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

    8、小结。

    学生活动:

    1、谈看完视频后的感受。

    2、画出表达“我”对卡通网站喜爱的词语“迫不及待、目不转睛、真神了!赞叹。”体会作者当时对网络那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感受网络折射出来的无穷魅力。

    3、理解“目不转睛”,并进行换词。

    4、抓住“笑眯眯”、“做着有趣的动作”和卡通录象里生动有趣的内容谈。

    5、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关键句,品味网络的无限神奇。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其他实验班的观看卡通网站的媒体录象,让学生了解这就是信息高速路给我们提供的便捷,让学生上课伊始就体会到网络的神奇,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想看、想知、想学的愿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第四自然段:

    教师活动:

    1、读了这一段有什么体会?

    2、理解“……”“应有尽有”。

    3、网站的内容只有这些吗?

    4、难怪连“我”都感到(引读):“地球一下子变小了,知识的大门向我敞开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平时你们在家利用网络学到了什么知识?

    5、师小结:希望大家能继续从网络世界里收获知识与便捷。

    学生活动:

    1、喜欢这一段的站起来读。

    2、组员谈体会。

    2、理解词语、换词,体会网络中内容的丰富与网络的神奇。

    3、运用“有(  ),有(  ),有(  ),还有(  )”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更好地理解“……”“应有尽有”,体会网络中内容的丰富与网络的神奇。

    4、学生谈对本段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后读一读。

    5、齐读。

     

    设计意图: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给孩子感悟,孩子就能在语文学习找到一片晴空!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在体验、感悟网络神奇作用的同时,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第五自然段:

    教师活动:

    1、选两个采访:你发过电子邮件吗?你觉得用电子邮件写信有什么好处呢?

    2、你有没有用电子邮件解决事情的经历呢?

    学生活动:

    1、默读本段。

    2、交流用电子邮箱发送信件的小故事。

     3、分角色读爸爸和妈妈说的话,男生读爸爸说的话,女生读妈妈说的话。

    4、谈一谈自己的《电子邮件的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对电子邮件比较熟悉,结合自己的经历谈 ,感受较为深刻。

     

     

    (四)展示近三年来学生利用网络所做的事。

    教师活动:看来电子邮件真是神通广大呀,咱们实验班的同学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你们能不能谈谈自己还利用网络做了哪些事?

    学生活动:交流自己近三年来利用网络做的事。如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图片制作的优秀作品集、手抄报、为妈妈做的生日贺卡等……及日志博客等等。

     

    设计意图:以一个“小电脑专家”的身份来介绍电脑的其他用途,是对实验班学生三年来成果的一个展示,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五)第六自然段:

    教师活动:虽然今天我们了解了网络的用途与神奇,但还远远不够,正像爸爸说的那样(引读):“今天用到的,只是网络功能的一点点,网络还有很多很多用处呢!”

    学生活动:读文中爸爸说的话。

    三、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了“我”的一次上网经历,让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了解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真切感受现代技术带给人们的便利。

    四、升华认识,快乐阅读

    教师活动:

    1、老师知道同学们还想对网络世界有进深入的了解,那就请你们打开扩展资料,读读“第二课时”的内容。

    2、小结:世界天天在变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预料不到的速度发展着,希望大家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去探索科学更神奇的领域。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阅读。

    2、交流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还给学生读书的自主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活动。

     

     

    五、快乐打写

    1、自由选择题目进行打写:(可供选择)

    (1)和同学交流上网的收获,如《我与网络》、《我的网络朋友》、《上网多有趣》、《我的网络故事》、《网络是我的好朋友》……

    (2)写一篇科普短文,设想一下未来的网络社会生活或未来的网络世界是怎样的。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2、学生上传作品后讲评。

     

    设计意图: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研究表明:学习通过听说在头脑中只能保持信息的50%,而通过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能保持信息的70%。

     

     

    六、布置作业

    网络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知识和方便,但是如果过分沉迷于网络,那就给我们带来麻烦了,留个作业:

    任选一题:

    1、和你的父母共同商量,写一篇《安全上网须知》,要求是:既给自己一个约束又能对别人有所启发,字数不限,尽量写具体。

    2、五一节即将来临了,请你做一张电子贺卡,在上面写上你想对父母说的话,并利用电子邮件发送给他们。

     

    板书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奇妙)

    查阅信息 建立联系 网络购物

    其他用途

     

    • 专家点评

    本案例结合试验班学生参与课题三年来信息技术与生活和学生紧密结合的情况,把这节比较枯燥的科普性故事上得有血有肉,是一节典型的优秀案例。把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学生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经历,把教学目标落实得非常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句式训练、和表达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语文性。

    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进行句式训练的同时让学生去说自己知道的网络的其他的用途,为教学目标的落实做好铺垫。

    其二,很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活动、问题,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以围绕“网络为什么这么神奇”为这个主题,布置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下作业任务,使课上学习和课下学习有机结合,课堂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使用网络的方便和喜悦,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三,把跨越式教学的理念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环节设计精心,问题设计精炼,活动和任务层层递进,导入生动有趣。并把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集体交流的问题非常全面和精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学习,加深了学生的认知深度;通过信息技术条件下提供的丰富材料,让进一步认识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的其他用途,加强了学习的认知广度,很好地落实了语文教学目标。

    其四,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教学目标。

    通过设计正反对比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让学生扬长避短,并通过可选的题目,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安全上网须知,在落实知识性教学目标和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的同时,也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教学目标。

    • 标签:
    • 小学语文
    • 活动
    • 学习
    • 教学设计方案
    • 基础教育跨越式
    • 学生
    • 网络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