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第四册《望庐山瀑布》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程信息

    授课老师:罗 笑

    所在学校:广州市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

    点评人:张洪锐   王丽娜

    •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是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五组课文第17课的一首古诗。第五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作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山水诗,《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构思奇特,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 设计理念

    想象是诗的翅膀。所以本课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整个预设,不管是课内外的整合,还是“诗”与“文”的整合,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字的精妙,构建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蕴,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 学习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课堂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发挥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提高识字量。

    2、通过品读、配乐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比喻句的运用。

    4、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

    5、继续练习四人小组学习的自学形式,并能就他人发言中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6、继续练习利用网络资源中学习,善于在网络资源中阅读、习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领略庐山瀑布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3、结合习作训练,使学生认识习作在生活中的价值,并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4、乐意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学习者特征分析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是一所广东省省一级的小学。学生是本校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学生喜欢语文课程的学习,具有的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善于运用多种办法识字,识字量大,喜欢阅读;思维活跃,善于评价,口语表达能力强;已掌握电脑基本操作,能运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特点

    操作步骤

    电教辅助法

    直观、动态、快捷、趣味

    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适时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动手操作法

    多器官参与

    根据问题动手操作-讨论-总结

    形象演示法

    把“字”变“景”,学生愉悦

    演示-观察-讨论-讲评

    内容吸引法

    美中求乐、乐中求知

    展开教材内在魅力,美文美景吸引学生

    学生评读法

    学生主动、全程参与

    学生朗读-师生评读-学生配乐读

    • 资源准备
    1. 教师用的资源

    • 跨越式网络资源;

    • 教师自制PPT课件;

    1. 学生用的资源

    • 本课是在网络教室中完成的;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课文教材;

    • 本课对应的跨越式网络资源;

    • 活动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走近瀑布(激发兴趣、积累知识)

    1、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庐山(出示画面),出示声音,问: 猜猜这是什么声音?

    2、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庐山瀑布。简单介绍庐山风景区。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学习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庐和瀑”是生字,请大家注意看老师怎样写这两个字。(生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庐山山水的美,引入画面,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看瀑布(整体感知,走进美景)

    1、李白看到的瀑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古诗吧。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A、谁来先为大家读读这首诗?B、请小老师边读边解生字词:香炉:与庐同音,这里指的是烧香的炉,所以是火字旁。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一重就是九天,古人也认为发是最大、无限的意思,所以还有九霄、九重天、九霄云外之说,古代的皇帝也被称作“九五之尊”。

    设计意图:读通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用集文字、图片、影像、声音于一体的初读环节,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从听觉、视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提高对汉字的认记与理解。

     

    (三)细赏瀑布(品味诗句、体会意境)

    1、读读古诗,(出示诗句一)说说展现在李白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李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幅多美丽的画面!难道香炉峰上插着香,产生了烟升到了空中吗?(水气折射阳光)这样紫色的云烟升到空中,远远看起来,那该多美!谁来读?(有升到空中的感觉了)云雾缭绕,紫烟映日,李白(引生读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河流)计了古诗一样,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这真像人间仙境呀!(再读)想不想到这样的仙境去感受一下?(放视频)

    2、如此神奇的美景,深深地陶醉了我们的诗仙李白,他情不禁地来到瀑布跟前。引出诗句。真有三千尺吗?以前我们学过用这种方法写的句子吗?(夸张)也请你夸张地读一读。长长的瀑布从云际而降,水花四处飞溅,多么像生字“流”,请大家跟着老师书空一下。(板“流”)

    设计意图:体会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夸张和想象, 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古诗的积累。

    3、滔滔瀑布,声势磅礴, 云雾缭绕,眼前有瀑布仿佛就是天上的(银河),李白情不自禁地吟诵:(落九天)从瀑布到银河,是多美妙多神奇的想象,你能猜猜李白会想什么?(喝酒、成仙、)是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分明就是李白寻求已久的仙境呀!

    4、师配乐读诗,再引学生读诗,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教学过程中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各种朗读方式:齐声读,个别读;师范读、配乐读、男女生读、看图面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诗后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5、这如梦如幻的庐山瀑布不仅吸引了李白,还吸引了许多的诗人,元代的赵孟頫就是其中之一,(引出诗)日夜瀑布,各有特色,可见这庐山瀑布的确是名不虚传,其实庐山的美景多着哩,让我们进入资料城,继续感受庐山的美吧!

     

    (四)升华瀑布(拓展延伸、发挥想象、提升思维)

    1、A、写庐山和瀑布的诗句    B庐山和瀑布的图片    C、写庐山和瀑布的文章(改写)

    设计意图:本组课文的单元主题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结合单元主题,利用网络展现更为广阔的自然空间,让画面直观地再现在孩子的眼里,更为深入地体会自然之美。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归纳总结、发散思维,激活想象,积累阅读的作用。为后面的选题打写做铺垫。

    2、打写:A、我也来写写对庐山瀑布(庐山美景)的印象。

                    B、我来改写< 望庐山瀑布 > 。

    设计意图:古诗字简意长,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在交流站中畅所欲言,对古诗进行改写或写写庐山的美景,深化单元主题,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五)小结:

    1、小结。

    2、布置作业:浏览相关网站。

    设计意图:课后继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结合自身的引导, 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深化单元主题阅读,领略更多的自然美景。

    • 专家点评

    古诗词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好学好记,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学会各种类型古诗,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古诗文的教学,也应以此作为目标,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深刻理解、体验和感受诗文的内涵。品读和联想是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关键点,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对诗文的初读、品读、精读、背诵中领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思想。另一方面应注意借助形象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音频材料,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使其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罗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重视朗读,在多元朗读中深化

    读诗百遍,其意自现。古诗词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要通过反复朗读、吟唱才能入境、察情,读应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主旋律。罗笑老师教《望庐山瀑布》时,始终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句,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深入学习阶段,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揣摩重点词句,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诵读。学完全词后,引领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再次感悟诗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诗歌艺术魅力。

    2.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在想象中领悟情感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在脑海中呈现诗词中画面,做到“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才能入境悟情。

    罗笑老师执教《望庐山瀑布》这首词时,让学生读词,想象画面“展现在李白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用文字描绘出其中的景色。在交流中,由于教师引导的妙趣横生,学生加深了对词的感悟,深入的理解了文本。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深厚、凝重的词意,通过想象成为生动、丰富的画面,化言为画、化虚为实,让学生在想象画面的过程中理解语言,学生对画面的生动描述,教师深情的配乐范读更把学生带进画面,入情入境。学生在美妙的想象中理解,在愉悦的交流中感受,词情画意在心中荡漾。

    • 标签:
    • 基础教育跨越式
    • 想象
    • 李白
    • 朗读
    • 画面
    • 庐山
    • 小学语文
    • 教学设计方案
    • 学生
    • 设计
    • 感受
    • 望庐山瀑布
    • 古诗
    • 瀑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