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资源

备课类

创建时间:2019-06-03 16:26

学习时间:暂无|年级:七年级下 | 教材:中国地图出版社

  • 学习目标:

    暂无学习目标
  • 简介:

    人教版 选修三 《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宋晓玲
教材分析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们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本节课以学生研学为案例,通过问卷调查、视频和图片收集展示等方法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访问游客、调查当地的食宿情况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通过感受和体验当地的地域文化和对比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北京的不同来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通过对各景区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内容: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本课标在旅游地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研学目的地上海和苏州的旅游资源开发实例,总结概括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分组收集两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料,说明旅游开发的主要条件;并能够运用收集的资料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在分析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同时通过案例的整体把握,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上海、苏州旅游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总结概括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 2、通过对上海和苏州旅游资源开发基本条件的对比,学会对某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一般方法。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概括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基本内容。 2、运用资料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教学难点: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的标准。
学情分析
已有的知识:通过前一段的学习,对中国各区域有了初步的认知,了解我国南方的区域特征。但不熟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已有的能力:通过高中一年的学习,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能够比较配合的完成小组合作的任务,有集体荣誉感。但学生在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本节课将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情境导入


教师支持
《姑苏探秘,沪上寻踪》研学视频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依托研学展开教学,激发兴趣。
活动资源

活动一:向游客推荐你的城市


教师支持
遗憾没能和大家一起下江南,暑假打算去游览,根据对大家的问卷调查,上海和苏州的满意度最高。现假设大家分别是上海(组1、3、5)和苏州(组2、4、6)的旅游开发者,请向我推荐该城市旅游特色,争取吸引我能去你的城市旅游。 总结归纳:资源:多样(地域组合)、数量多且集中(集群状况)、价值等 基础设施: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推荐旅游特色:讨论三分钟,组长展示,对方组提出异议,并展示自己的优点。
活动备注
引导学生讨论的要点,能够总结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资源”和“基础设施”两个基本内容。 培养综合思维。
活动资源

活动二:开发客源市场


教师支持
旅游最优吸引半径的讲解 展示学生研学时做的问卷调查 总结归纳:客源市场的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距离等)
学生活动
自定义
可开发的客源市场:分组讨论可开发的客源市场,阐述理由
活动备注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活动资源

活动三:选择交通


教师支持
以上海为例,引导学生帮我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北京到上海的交通方式,展示学生的设计理由 总结归纳:选择交通方式要考虑 旅游、费用、距离等,因人而异。 交通便捷的地方利于吸引客源。
学生活动
自定义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讨论回答
活动备注
培养地理实践力
活动资源

课堂小结


教师支持
本节课通过对上海和苏州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分析,课下我们尝试帮助两地出谋划策,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解决现有的问题,促进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学生活动
自定义
活动备注
培养综合思维
活动资源

练习


教师支持
试对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
自定义
长三角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讨论回答
活动备注
巩固提升
活动资源

暂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