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难忘的一天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沙湾中心小学 申学奇
教材概述:
本文是语文第三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记叙了1984年2月16日,“我”为邓小平爷爷表演电子计算机并受到邓爷爷鼓舞的事情。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这篇课文可以教育学生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好好学习,掌握过硬本领。
教学时间:两课时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小学生不仅没有这样的体验,也难以体会这样的事情,因此,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能读懂但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含义,更难以体会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另外,本课的生字新词较多,教师需花更多的时间教学。
教学目标:
(一)会认“计、算、冒、览、馆、紧、怦、握、容、普、奋、灿、烂”13个生字,会写“及、身、仔、细、次、外、计、怦、礼、加”10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作者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以及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体会小作者的心情,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教学策略:
(一)要充分利用幻灯片学习生字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提出关键问题,使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资源的准备:
教学环境:非网络教学环境
资源准备:课件、拓展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规范书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3个生字,尤其是“览、紧、怦、握、普、奋”6个字。
难点:会写“及、身、仔、细、次、外、计、怦、礼、加”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2分钟)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身影吗?今天我们又要和邓小平爷爷见面了。出示邓爷爷的图片,介绍邓爷爷,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说话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一)范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
(二)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又初步认识生字。】
三、学习生字,记清音形(13分钟)
(一)出示生字,一起认读。
(二)分析字形,指导识记。
(三)老师指生字,指名读生字。
(四)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五)指导写字:指导难写的字,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识字为主,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巩固。】
(四)拓展阅读,巩固识字 (10分钟)
(一)阅读识字通中的三篇短文,找出今天认识的生字朋友。
(二)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或短文。
【设计意图:检查、巩固识字效果,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五、写话训练,实践运用(10分钟)
出示课文后面的一组词语,学生试着写几句话或小短文。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天
1984年2月16日
及 身
教学反思:
《难忘的一天》这篇文章较长,生字较多,准是一篇比较难啃的课文,也很难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在导入时,我采用邓爷爷的图片,联系旧知介绍邓爷爷,激发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但在朗读课文时没有安排好时间,使生字的书写有些仓促,有一部分写字较慢的学生没有时间充分练习。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快速阅读的习惯,对较长的阅读材料,没有认真去读,没有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在写话练习中,大部分学生的写话内容较简单,只是简单的造句而已,今后应从学生完整、流利的说话开始训练,进而达到有效的写几句话或写段练习。我更应该细致而全面地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在211模式理念的指导下组织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小作者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以及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小作者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以及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认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分钟)
(一)出示生字词语,集体认读。
(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这件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这一天为什么让他难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设置疑问,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一)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我”这一天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2.“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二)交流汇报。
1.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从“慈祥的微笑”、“高兴地点头”、“紧紧地握手”等词语看出邓爷爷非常和蔼可亲,所以我紧张而激动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3.“我”在这一天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邓爷爷的鼓励,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我”忘不了这一天。
4.指名读4、5、6自然段,说一说邓爷爷是如何鼓励“我”的?
从“沉着地”、“顺利地”可以看出计算机表演非常成功,从“仔细地”、“赞许地”可以看出邓爷爷对我的鼓励与肯定。邓爷爷的话指出了在儿童中普及计算机的重要性。
5.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交流对“肩上担负的责任”的理解。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说自己对电子计算机的了解。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作者见到邓爷爷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以及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通过交流对计算机的了解更好地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阅读,提高认识(10分钟)
学生自由读资料城中的短文,读后简单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拓展知识面,达成情感目标。】
四、写作训练,实践运用(10分钟)
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事,也可以写自己与电子计算机的故事。
【设计意图:自由写作,表达真实情感。】
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天
为
邓爷爷做计算机表演
见到邓爷爷:紧张 平静 计算机的普及
操纵计算机:沉着 顺利 从娃娃抓起
离开展览馆:兴奋 难忘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较长,生字较多,课文的对话也较少,对于学生来说,准是一篇比较难啃的课文,但是吸取上一节课的经验,我以小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围绕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后三方面,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梳理课文,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内容,体会小作者见到邓爷爷时的心情变化以及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进一步体会这一天让小作者难忘的原因,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了解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设置的问题放到他们课本中能找到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发现欲。学生对课文较熟悉,对内容的理解较到位。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要有一种从心底里最真实、最自然的情感投入,不带有任何的虚假、任何的表演成分,而我自己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好。这节课和以往一样,阅读相关材料和写话练习时间不足,一是我对这一环节把握不到位,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二是学生对在课堂上阅读和写作还不适应。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自习课上规定时间加强训练,逐步提升。
4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难忘的一天
- 学生
- 设计
- 意图
- 生字
- 课文
- doc
- 激发
- 表演
- 爷爷
- 内容
- 计算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